新文科通识教育走向“深、广、新、实、变”
1月23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新文科视角下的通识教育:理念、精髓和趋势”教学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通识教育与大学精神”“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两大主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在教学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龙永红指出,当前通识教育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认识上将通识教育误解为通用知识教育;顶层设计不到位;教师对通识教育定位和课程目标定位缺乏认识;学生对通识课程不重视;学院弱化通识课程地位。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任军锋认为,新世纪中国大学面临四大结构性危机:教学与科研出现结构性断裂,教师与学生形成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学术与行政之间发生精神性疏离,本科教育沦为大学教育神经的最末梢。为克服上述危机,新世纪中国大学亟须自我革命,而通识教育在教师教学和大学建制两个层面为推进这场自我革命提供了重要契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金冰以外语类人文通识课程建设为例,阐述了新文科理念引导下通识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她指出,新文科建设为外语类通识教育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遇,也再一次凸显了外语学科的人文教育与树人教育本质,缺少人文维度的语言教学必然导致文化失语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熊李力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通识教育的若干层次。第一层次是拓宽视野、传播知识;第二层次是多学科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第三层次是跨学科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针对当前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重混”概念。重混成为培养跨学科人才或者跨学科人才成长方向的教育哲学概念,构成新工科、新文科等“四新”专业背后的哲学基础。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通识教育,可以将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看作“浅度重混”。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教授熊明辉指出,作为通识教育,目前高校逻辑教学主要有两条进路:一是理论逻辑进路,侧重于培养学生对逻辑学特别是形式逻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把握;二是应用逻辑进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总编辑唐景莉认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有两大培养目标:一是文理兼通,培养更多诸如爱因斯坦和马斯克之类的人才;二是价值塑造,帮助受教育者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崔莉指出,新文科通识教育中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文科的“新”不仅是对内容上新和旧的打通,更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交叉,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在会议总结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表示,本次会议是该校发起的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首次研讨,凸显了通识教育的五大发展趋势:一为“深”,通识课程是专业课程的拓展版和提升版;二为“广”,通识教育内容广,重在跨学科的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三为“新”,通识课程是一个新的门类,不是简单的其他门类相加堆积;四为“实”,新文科视角下的通识教育引导学生回归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升,推进扎实的综合素质养成;五为“变”,通过改革创新,建构新的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